2020年2月22日 星期六

發展AI變另類軍備競賽

由於大陸與俄羅斯削弱美國的軍事優勢,並積極將人工智慧運用於軍事技術上,美國總統川普不久前發布行政命令,責成政府優先發展人工智慧科技,並且美國國防部隨即公布首份人工智慧的戰略報告,強調美軍將運用人工智慧。而當華盛頓、北京與莫斯科等國家相繼將人工智慧運用於國防政策當中,AI將成為另類的軍備競賽。


實際上,美國國防部已於2018年夏季即建立聯合人工智慧中心(JAIC)。該中心旨在進行AI的研究並協助美軍試驗此種新技術,並且在政府內部與私部門建立合作伙伴關係,同時訂定AI之架構與標準。雖然美軍認為對於AI可以節省成本,或將之用於人道主義或救災。但不可避免的是,美軍認為當敵人無所不在之際,目標識別變得需要許多人力,而這就是人工智慧,或者準確來說機器學習之優勢,在戰場上可以達到「找人殺人」之目標。

根據此種目標,美國等科技優勢之國家,正將人工智慧、機器學習、自動化等新技術整合至國防技術當中。這些包括:無人駕駛飛行器、船艦或潛水艇,並組合成為「狼群」作戰,或自行定位敵人的關鍵性資產或設施。而在網路作戰場域,美國網絡司令部正在開發各種攻擊性和報復性的網絡武器,必要時利用這些武器報復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國家。

然而,部分武器可能會損及主要國家之間的核子平衡關係,此種平衡依賴於可信的第二擊打擊能力。網路空間的戰爭可能危及損害國家的早期預警系統與通信系統,更易讓決策者在第一時間即傾向利用核子武器摧毀敵對國家。

未來學大師托佛勒在《新戰爭論》一書中曾言,「人們發動戰爭的方式,正反映他們工作的方式」。換句話說,人類所開發的新技術改變戰爭本質,對於減少戰爭的期望帶來新的挑戰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,對於化學武器的研究讓國家使用毒氣造成大量傷亡,在戰後簽署《日內瓦議定書》,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、毒性和其他致命氣體。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人類見到核子武器的恐怖,戰後許多國家則努力推動防止核子武器的擴散與使用。

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對於國防事務之影響,以及如何限制這類新技術在國防上之應用,應成為接下來國際軍備管制之主題。但是當美國與俄羅斯相繼退出《中程彈道飛彈條約》後,國際社會對於軍備管制已出現疑慮,遑論進一步探討尚處於發展中的人工智慧與國防間之關係。儘管美國國防部已表示將遵守武裝衝突法的軍事必要性、區分性和相稱性原則以及接戰規則,但不見得其他國家是否已訂定相對應的限制規則。

美國所啟動的AI研究與競爭,也不必然將類似雷根政府的星戰計畫拖垮前蘇聯的經濟一般,影響其他國家財政。現階段新技術與國防事務相關研究,多運用於協助情報決策、機器學習、辨識敵對目標與發展自主武器系統等,國家可根據其國家權力選擇具有優勢產業進行發展,足以展現國家在基礎產業與新科技的投資狀況與角逐。而一場以AI為核心的戰爭,已揭開序幕。
發表於旺報,2019/02/25

美日菲壓縮中國在南海的戰略自由

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(Ferdinand R. Marcos)於2023年2月8日協同第一夫人路易絲•阿拉內塔•馬可仕(Louise Araneta-Marcos)訪問日本。在進行國事訪問期間,會晤日本天皇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。此為小馬可仕總統於2022年6月30日就任菲國總統後首次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