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3月9日 星期一

當中美都把台海安全化

最近在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中雀起的參議員桑德斯表示,中國大陸若武力犯台,美方不會袖手旁觀。在較早之前,曾任美國太平洋司令的布萊爾也指出,一旦中國大陸有動武打算,可能促成「東亞北約」的形成。一時之間,台海安全又成為美國政界與媒體關注焦點。若再從去年美國國會相繼通過支持台灣相關法案來看,美國已經將台灣事務予以「安全化」,這不是台灣之福,而是一種危機。
刊登於旺報,2020/03/04


根據哥本哈根學派的安全化理論,安全並非既定而是社會建構。而現代政治當中對於安全的語彙,通常成為「修辭性而非分析性」。因此,界定安全議題有兩種分析方法,混淆問題或將安全限縮為「傳統且狹義」的處理方法,包括「強調使用軍事或威脅使用武力之威脅」或「戰爭的成因與後果」。

在美國總統初選過程中,台灣相關事務鮮少成為議題的主軸。在桑德斯擔任參議員期間,曾經反對有關台灣安全的重要法案,其中包括2011年反對出售F-16戰機給台灣,而被認為「不太可能藉由對台灣提供現代化的武器來遏制中國大陸的軍事行動」。

桑德斯此時的轉變與支持台灣「話語」,不應只被當作「選舉語言」,更是川普擔任總統迄今,美國對於中國態度與政策轉變的「安全化」。華府認為北京對於自由主義的價值觀與「彈性」的威權主義,正威脅美國與盟友的政治認同與全球範圍的經濟秩序。再加上北京在國內的社會監控與在國外的蒐集情報,以及在國外擴張銳實力的作法,已危及美國所賴以生存的民主與自由體制。

於是說,美國需要與盟友共同推動民主和自由主義價值觀。換句話說,美國對於東亞的「安全化」舉措,就回到地緣政治處理安全與威脅方式,包括對基礎設施的新型投資,發展與其他友好國家在情報、聯盟與防禦上的合作,強調「國家安全」與「防止來自國外的威脅」,成為美國政府優先事務。

從布萊爾的東亞北約論到桑德斯的支持台灣說,正契合川普總統將中國視為「競爭對手」的說法。而桑德斯則更進一步,將台海穩定與否視為美國的安全威脅。相較於此次美國總統初選過程中,民主黨其他總統候選人的立場,桑德斯較傾向於支持台灣,並明確將中國的軍事行動視為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。

而在主權安全中,中國大陸亦將台灣的「分離」視為生存威脅,並以語言與行為將台灣視為安全問題,也不承諾放棄軍事行動。也就是說,中國大陸也將台灣事務予以「安全化」。

就在桑德斯提出協助台灣的聲明後,解放軍又派出軍機在台灣外圍空域進行「遠海長訓」。而桑德斯對於台灣的立場,將啟動在年底美國總統大選前,美國政治人物可能相繼提出支持台灣的政策與言論,或提出建構東亞安全建制等規畫,而中國大陸可能進一步以語言甚至實際行動「回應」美國的「安全化」舉措。

在美中都在安全化台灣的當下,台灣並不需要暗自竊喜,反而需要留意大陸可能因為新冠肺炎遭到全球圍堵之時,台灣內部所出現的新一波對外民族主義的躁動情緒,這可能會是導致引動台海危機的導火線。

美日菲壓縮中國在南海的戰略自由

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(Ferdinand R. Marcos)於2023年2月8日協同第一夫人路易絲•阿拉內塔•馬可仕(Louise Araneta-Marcos)訪問日本。在進行國事訪問期間,會晤日本天皇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。此為小馬可仕總統於2022年6月30日就任菲國總統後首次...